润众动态

行业动态

当前位置:首页-润众动态-行业动态

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专题研究:靴子落地,重新启航

来源:中投电新发布时间:2017年01月04日

事件:12月29日,工信部、财政部、科技部、发改委四部委发布了“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”。经过近一年的酝酿,新版补贴政策涉及补贴标准、技术要求、制度管理等方面,并引入多种指标,更加严谨完善。我们以1-9批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目录中车型为样本,分析补贴金额及技术条件,主要观点包括:

 

补贴金额方面,乘用车和专用车整体调整幅度不大,而客车下调明显。乘用车补贴金额与原定2016年退坡20%一致,新增对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超过120kw/kg的车型给以1.1倍补贴(10%纯电动乘用车满足条件)。货车及专用车采用分段累计方法,对于主流车型(电池容量50kwh以下)影响不大,平均度电补贴为1430元左右,而对于高电池容量(50kwh)补贴下降较大。 客车补贴标准细则变化最大,按照纯电动非快充、纯电动快充、插电式给予不同的度电补贴,并按照一定的技术标准给予系数调整,同时按照车长设置单车最高补贴上限,补贴上限下降幅度40%-64%,以6-8米车下调最为明显。

 

技术要求方面,提高并新设门槛,考察多指标。对于乘用车新增对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及百公里耗电量的考察。电池能量密度需达到90wh/kg(70%车型满足条件);百公里耗电量上限由整车整备质量决定,分3段测算,总体上整备质量越大,百公里耗电量越大(82%的车型均满足条件)。对于货车及专用车,新增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以及单位载质量能耗消耗量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/kg(74%的车型满足条件),纯电动物流车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(Ekg)不高于0.5 Wh/km•kg,其他专用车吨百公里电耗不超过13kwh。客车方面,提高对续航里程以及Ekg要求,新增对电池系统质量、能量密度指标要求。续航里程从150km提升至200km,Ekg从小于0.7Wh/ km•kg提升至小于0.24 Wh/ km•kg;并新增纯电动非快充能量密度高于85wh/kg的要求(仅64%车满足条件)以及电池系统质量占整车整备质量比例不高于20%的要求(77%车型满足条件)。总体上对三类车型电池能量密度均提出更高要求。

 

2017年新能源汽车仍存结构性行情。新版补贴政策酝酿近一年,市场对调整政策有基本的预期,包括补贴金额和技术要求。但补贴政策落地的意义在于不确定性解除,车企将在确定的政策环境中,调整车型,进行生产安排,我们判断2017年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应在第2季度后(车企调整车型、新的推广目录发布等需要一定时间)。当前市场情绪及估值水平均处于底部,补贴政策落地,国家支持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大方向不变,板块有望迎来反弹机会。我们对于2017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有两个判断:普惠式发展结束,行业竞争加剧,上游厂商从看产能进入拼客户资源;电池能量密度与补贴金额挂钩,高能量密度为发展趋势,中短期内在于改进电池材料,前沿技术有望获得市场关注,如高镍三元材料、硅碳负极材料、电解质中新型锂盐等。

 

一、补贴金额:客车降幅明显,乘用车与专用车调整幅度不大

1.乘用车:补贴额度与2016年补贴标准退坡20%一致,总体上调整幅度不大


纯电动按照续航里程单车分别给予2万/3.6万/4.4万补贴,插电式单车给予2.4万补贴。我们统计1-9批新能源汽车免购置税目录中275款纯电动乘用车,绝大部分车型(73%)续航里程为处于150-250km,也即可获得3.6万/辆的补贴。续航里程250km以上的车型有45款(占16%),包括比亚迪、北汽、江淮等部分搭载高电池容量车型。此外,纯电动车根据能量密度引入调整系数,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高于120wh/kg的车型给以1.1倍补贴。根据我们的统计275款车型中有10%车型满足条件。

2017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驱动主要来自两方面:中高端型由一二线城市限购限行挤压带来的销量,二是微型纯电动乘用车在三四线城市、乡镇地区的渗透。微型纯电动车在补贴之后(3.6万国补+1.8万地补),售价仅5万左右,作为城市代步车经济性突出,随充电设施完善及消费习惯养成,成长空间巨大。


1.png


2.专用车:补贴按照电池容量分段累计,单车补贴上限为15万


根据电池容量,分三段给予补贴,30kwh以下、30-50kwh、50kwh以上分别按照度电1500元、1200元、1000元标准补贴。我们统计1-9批免购置税1057款纯电动专用车和货车,其中电池容量30kwh以下的188款,30-50kwh有409款,50kwh以上为460款,根据我们的测算这三种容量的车型平均度电补贴金额为1500元、1427元、1251元。主流车型(电池容量50kwh以下)与2016年的1800元/kwh补贴标准退坡20%相当,相较而言调整幅度有限,而高电池容量车型补贴下调幅度较大(但这类车型在销售结构中占比不高)。另外,物流车电池容量超过111kwh,将触及单车上限15万,这类车型数量较少(占3%)。


2.png


主流纯电动物流车企依然具备较丰厚利润,2017年放量在即。按照地方政府给以50%补贴,总体上补贴金额足以覆盖电池成本。以电池容量37kwh车型为例,可获得中央财政补贴5.34万,按照地方补贴50%标准,共可获得8万补贴。而根据我们的测算制造成本约10.8万,按照与燃油车相当的定价(即补贴后,4.5万/辆),车企仍可获得1.7万/辆毛利,对应的净利润依然可达5000-1万/辆。2016年由于政策延期出台,纯电动物流车销量受影响,而2017年纯电动物流车补贴金额尚可,叠加物流车运营模式推广,车企与物流企业均存在推动物流车发展的动力,预计全年销量超过10万辆。


3.png


3.客车:补贴标准细化,降幅明显


2015年客车补贴标准虚高,为骗补的重灾区。新版补贴政策对客车补贴标准细化最为全面,将客车分为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、快充类纯电动客车、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,按照电池容量,给以三种不同类型客车度电补贴标准分别为1800元/kwh、3000元/kwh、3000元/kwh,并且对三类客车按照不同的技术参数(系统能量密度、快充倍率、节油率水平)分别给以调整系数,鼓励技术进步。同时,设立单车补贴上限,以非快充纯电动客车为例,6-8米为9万(较2016年补贴下降64%)、8-10米为20万(下降50%)、10以上为30万(下降40%-50%)。

对6-8米客车影响较大。按照1800元/kwh和900元/kwh地补,度电补贴可达2700元/kwh,足以覆盖电池成本。而新版补贴设置补贴上限,对于非快充纯电动客车,6-8米、8-10米、10米以上车型当电池容量分别达到50kwh、111kwh、167kwh即触及补贴上限。主流6-8米客车电池容量60-70kwh,平均度电补贴约为2200元/kwh左右,因此留给车企的利润空间有限,预计2017年该类型车型销量增长受影响较明显。


4.png


二、技术要求:技术门槛大幅提升,考察多指标


为引导新能源汽车技术进步,提高产品竞争力,促进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,新版补贴政策新增对不同车型的技术要求,纳入续航里程、电池系统能量密度、百公里耗电量、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(Ekg)、电池系统占整车整备质量比例等指标,力求全面合理。


1.新能源乘用车:新增对电池系统能量密度及百公里耗电量的考察


对新能源纯电动乘用车的技术要求有三点,包括30分钟最高时速(非新增指标)、系统能量密度、百公里耗电量。对于系统能量密度要求为90wh/kg以上,根据我们统计的1-9批免购置税275辆乘用车型分析,有30%的车型达不到技术要求,60%车型为正常水平,10%车型能量密度高于120wh/kg,总体上乘用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需提升空间较大。百公里耗电量上限由整车整备质量决定,总体上整备质量越大,百公里耗电量越大,但分段测算,边际系数逐步变小。根据我们统计,275辆车平均百公里耗电量为19kwh,其中微型纯电动车百公里耗电量集中于11-14kwh。总体上82%的车型均满足百公里耗电量要求。


5.png


2.新能源货车及专用车:新增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以及单位载质量能耗消耗量


技术要求动力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不低于90wh/kg,与乘用车要求一致。根据我们统计的1057款纯电动专车及货车平均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为105wh/kg,其中满足条件的车型占比为74%。第二个技术要求为纯电动物流车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(Ekg)不高于0.5 Wh/km·kg,其他专用车吨百公里电耗不超过13kwh。


6.png


3.新能源客车:提高对续航里程以及单位载质量能量消耗量(Ekg)要求,新增对电池系统质量、能量密度指标要求


首先对对于Ekg的要求提高幅度较大,此前版本Ekg作为调整补贴金额的指标,Ekg小于0.7 Wh/ km·kg,均满足补贴条件,最高补贴要求Ekg小于0.25 Wh/ km·kg。而最新板本将Ekg小于0.24Wh/ km·kg作为获得补贴的必要条件,对电池能量密度、整车轻量化提出更高要求。

2016年补贴政策对纯电动客车续航里程要求为150km及以上,而新版补贴政策调整为200km。我们统计了2148款车型,其中82%均满足要求。同时要求电池系统总质量占整车整备质量比例不高于20%,非快充类纯电动客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要高于85Wh/kg。前者根据我们的统计77%的车型满足要求,而非快充类中(扣除钛酸锂电池)纯电动客车多采用磷酸铁锂,能量密度较三元低,仅64%的车型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高于85wh/kg,整体能量密度有待提高,我们判断三元在客车上解禁有望在明年实现。


7.png


三、投资建议:两条主线布局,看好拥有客户资源或技术壁垒企业

1.2017年销量中高速增长,行业产能过剩竞争加剧

基于明年纯电动物流车和微型纯电动乘用车在二三线城市的拓展,我们判断乐观情况下,明年销量有望达到70万辆。,维持中高速,其中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50万辆,物流车有望达到12万辆,客车由于补贴下调明显,预计增长趋缓。对应的动力锂电池需求2017年预计为32GWh,一方面由于销量提升,另一方也是由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提升,适当增加电池容量,以提高续航里程。相较于2017年动力电池的产能(实际有效产能约60GWH),行业产能过剩为必然趋势。除了电芯环节如此,上游材料也将面临同样的境遇,在此情况下,只有拥有客户资源优势或技术壁垒的企业方可胜出。


8.png


2.建议关注进入核心供应链&技术壁垒企业


(1)进入核心供应链,拥有稳定客户资源更易胜出

客车市场起步较早,销量较稳定,供应格局已定(龙头企业瓜分),而乘用车和物流车处于快速成长阶段,新车型不断推出,竞争格局未定,在行业产能逐步过剩的情况下,新进入的供应商需尽早绑定车企,以获得市场份额。因此我们推荐较早进入纯电动物流车和乘用车供应链,具备客户资源优势,未来成长空间广阔的企业。推荐金杯电工(深度绑定陕西通家、长安,已具备1Gwh电池PACK产能,传统主业稳步增长,动力锂电与冷链物流双线布局)、亿纬锂能(三元动力电池技术领先,绑定华泰、长安,新增产能有序释放,17年业绩将爆发,目前为估值洼地)。


9.png


(2)占据技术壁垒环节&技术前沿,有望继续维持高盈利水平

从技术壁垒看,电池材料环节中高端湿法隔膜门槛高。湿法隔膜优势在于一致性能好并且厚度薄,通过涂布后稳定性大幅提升,随着三元锂电市场份额不断扩大,湿法隔膜将成主流(15年湿法份额为38%)。从供给角度看,湿法隔膜产线投资大(一条2500万平米投资额近1亿),且为非标设备,需从日韩进口,周期长达1年。同时湿法隔膜极重视工艺积累,以满足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要求,新进入者达产难度大。根据我们的测算,2016年隔膜需求为10.4亿平米,而有效产能不足9亿平米,还需进口;明年对应7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,隔膜需求约为12.8亿平米,而新增产能主要来自沧州明珠6000万、星源材质7000万,以及上海恩捷、苏州捷力、天津东皋部分产能,市场整体还将维持供应偏紧的情况,对此我们推荐沧州明珠(湿法隔膜市场拓展顺利,进入主流供应链,新增产能逐步释放;BOPA膜下游需求旺盛,持续涨价)。


10.png


从技术发展前沿看,高能量密度动力锂电池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方向(除了质量容量比,由于乘用车空间有限,体积容量比也成为重要考虑因素)。而要满足这种需求主要两种途径,短期可以见到是在现有的技术框架内,通过改善锂电材料和提高锂电能量密度。


11.png


正极材料:往三元高镍、高电压方向发展。三元正极材料包括镍钴锰(NCM)和镍钴铝(NCA),NCM根据金属含量比例可以分为532,622,811,镍的含量越大,可导致析出的锂越大,其能量密度也更高。NCA三元材料的克容量高与811相当,Ni的含量在80%-85%,其中Al是作为掺杂,稳定晶格结构、减少塌陷才引入的,松下量产的NCA18650能量密度可达230wh/kg。国内方面,高镍正极材料龙头为当升科技,拥有2000吨622产能,811产能在建中,并与韩国GS达成生产协议,共同生产NCA;此外,金瑞科技、格林美(与韩国Hcopro合作)、杉杉股份、深圳天骄均布局高镍正极材料,建议关注。


12.png


负极材料:使用硅碳负极,添加石墨烯等。目前市场主流锂电负极材料为石墨负极材料(占比约90%),其中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份额超过一半。但石墨的理论比容量为372mAh/g,而纯硅的比容量是其10倍以上,是石墨烯的4倍以上,达到4200mAh/g。因此使用硅负极,是提高锂电能量密度的重要手段,但硅存在体积膨胀缺点,为了解决这一问题,通常利用硅与石墨复合化手段,在石墨中添加5-10%的硅。国内负极材料龙头企业领先布局,已量产。深圳贝特瑞其第二代硅碳BLSN负极产品已经量产,与韩国客户合作的研发第三代硅碳BHSN性能(膨胀率、循环性能)等都有较大提升,目前已经进入中试阶段。此外杉杉股份、江西紫宸硅碳负极材料的产品也取得突破,部分产品进入测试阶段。


 13.png


电解液:新型锂盐与添加剂的研发。新型溶质方面,LiFSI(双氟磺酰亚胺锂)是目前最有产业化前景的新锂盐。和六氟磷酸锂相比,LiFSI在热稳定性、对水分的敏感性(耐水解,无氢氟酸产生)、导电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。国内天赐材料与新宙邦产能建设接近尾声,产能分别为300吨和200吨,今年年底可投产。由于尚未大规模量产, LiFSI价格高昂,进口价格150万/吨(六氟磷酸锂价格38万/吨),国内企业有望在量产只会将成本降至80万/吨(为市场可接受价位),目标是降至40万/吨。添加剂仍是电解液性能提升的关键,是电解液厂商核心竞争力体现。添加剂占电解液的比重很小(5%),但是可以显著提升电解液性能,如提升电池低温性能、防过充、阻燃、导电等。建议关注相关标的天赐材料与新宙邦。


14.png